登半石山诗

清晨陟阻崖,气志洞萧洒。
嶰谷崩地幽,穷石凌天委。
长松列竦肃,万树巉岩诡。
上施神农萝,下凝尧时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半石山诗》是南北朝时期宗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宗炳,字少文,号庄士,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和文学家。他在南北朝时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以山水画最为人称道,他的画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崇敬。
  2. 诗歌原文:《登半石山诗》全诗如下:清晨陟阻崖,气志洞萧洒。嶰谷崩地幽,穷石凌天委。长松列竦肃,万树巉岩诡。上施神农萝,下凝尧时髓。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清晨登山所见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特别是“嶰谷崩地幽,穷石凌天委”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半石山的险峻和壮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4. 文化价值: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古代中国文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它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的重要资料。
  5. 影响传承:自《登半石山诗》以来,其影响深远,历代均有效仿之作。例如宋代的杨万里也有一首题为《登半石山》的诗,表达了类似的情感和景象。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登半石山诗》作为宗炳的代表作品,不仅是其个人才能的体现,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宗炳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还能深刻体会到古代文人在面对自然时的那份宁静和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