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
轩翼飏轻风,清响中天厉。
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
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
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
鸾鸟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鸾鸟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范泰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范泰,南朝宋顺阳郡山阴(今河南内乡县)人,字伯伦。初为东晋太学博士,曾任卫将军谢安及会稽王司马道子二府参军。后随刘裕助平卢循,刘裕甚赏爱之,迁护军将军。入宋,为国子祭酒,上表陈奖进之道,宋少帝多过失,泰上书极谏。与徐羡之、傅亮等素不和,及文帝立,诛除徐、傅,复得重用。进位侍中、左光禄大夫,博览篇籍,好为文章。
诗歌原文: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轩翼飏轻风,清响中天厉。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
诗歌赏析:《鸾鸟诗》是一首描绘神仙鸾鸟的诗。诗中提到“神鸾栖高梧”以及“轩翼飏轻风”,这些描述传达了鸾鸟栖息于高梧之上,展翅翱翔于霄汉之间的景象。同时,诗中“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困境无力干预的无奈感。最后,“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通过镜子映射出鸾鸟的身影,引发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背景:据《古今善言辑本》载,《鸾鸟诗》是范泰在宋孝武帝时期所作。《古今善言辑本》是宋代学者编纂的文集,收录了范泰等人的作品。范泰在宋少帝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忌,与徐羡之、傅亮等政见不合,最终在文帝即位后得以重新启用。因此,《鸾鸟诗》的创作背景与其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反映了范泰的政治立场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鸾鸟诗》不仅展现了范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