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井诗

乃鉴长林时,有浚广庭前。
即源已为浪,因方自成圆。
兼冬积温水,叠暑泌寒泉。
不甘未应竭,既涸断来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井诗》是唐代苏味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咏井诗’

  1. 作者简介
  • 苏味道:唐代著名诗人,以工诗善文而著称,与李峤并称为“苏李”,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他的文学成就在唐代颇为显赫,有文集15卷,虽已佚,但《全唐诗》存其诗1卷,计15首。
  1. 创作背景
  • 苏味道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期间,创作了包括《咏雾》、《咏虹》、《咏霜》、《咏井》、《咏石》在内的五首杂咏诗。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广泛的才情,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界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咏井》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
    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
    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 译文:井水清澈,映照着精美的栏杆,宛如洒满银色的床席。水流的声音如同孔雀开屏,带着影子从水中跃出。秋日里,树叶飘落,青蛙聚集在井边,春天来临时,桃树舒展着新绿,绽放出绚烂的色彩。皇帝的权力再大,也比不上自然的造化。在这自然之中,人的心思应该放下,忘记一切功名利禄。
  1. 诗词赏析
  • 自然美:苏味道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井水的清澈透明与玉石栏干相映衬,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自然美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 生活哲理:诗句中的“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在自然的怀抱中忘却尘世的纷扰和名利的得失。这既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也是诗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1. 文学影响
  • 艺术特色:作为五言律诗,这首诗遵循了严格的格律要求,字句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韵律效果。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的艺术魅力更加突出。
  • 后世影响:尽管苏味道的诗歌传世不多,但在《全唐诗》中的存诗并不多见。尽管如此,《咏井》等作品仍被后人传颂,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咏井诗》不仅是一首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古诗,更是唐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