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鉴长林时,有浚广庭前。
即源已为浪,因方自成圆。
兼冬积温水,叠暑泌寒泉。
不甘未应竭,既涸断来翾。

注释:

  1. 咏井诗:这首诗是诗人对井的咏叹,表达了对井水的赞美和感慨。
  2. 乃鉴长林时:在树木茂密的地方,可以看到清澈的水潭(“乃”是表转折的语气词)
  3. 有浚广庭前:有人清理井口,使井水更加清澈(“浚”意为挖深,“广”意为广阔)
  4. 即源已为浪:当水源被污染或被破坏时,就变成了波浪(“源”是指源头,“浪”是指波浪)
  5. 因方自成圆:因为环境的变化,井口变得圆润(“因”是表因果的意思,“方”在这里指方形,圆形)
  6. 兼冬积温水,叠暑泌寒泉:冬天积累的是温暖的水,夏天积聚的是清凉的泉水(“积”表示积累,“泌”表示渗透)
  7. 不甘未应竭:井水不会因为不满而枯竭(“甘”表示甜,“竭”表示干涸)
  8. 既涸断来翾:一旦井水枯竭,就会断绝来风(“涸”表示干涸,“翾”是指轻快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井水的美景及其背后的哲理。首句通过对比长林与井水的清澈,强调了井水之美在于其纯净无瑕。接着,诗人以人的行动为例,说明人们如何通过努力保持井水的清澈。然后,他揭示了环境变化对于井口形状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反映出环境的变迁。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井水永不枯竭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平衡。全诗通过对井水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