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零陵郡次新亭诗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是南朝诗人范云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范云,字彦龙,生于南朝梁的南乡舞阴(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是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范云在齐武帝永明年间出使北魏,并最终担任了零陵内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长篇叙事诗《宋书》中,该作品被认为是南朝叙事诗的巅峰之作。

  2. 诗歌原文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

  3. 诗歌内容分析

  • 开篇写景:诗的开头两句“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江边的远处树木若隐若现,天际线的尽头升起一缕孤烟,给人以空灵、遥远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 意境构建:接下来的句子“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进一步通过对比江水与天空、远树与孤烟,展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深化了读者对于自然美的感受。
  • 情感表达:结尾两句“沧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这里的“沧流”可能指代人生的河流或时光,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艰辛。而“高颿”则指高扬的帆船,暗示着无论目的地如何遥远,终究要到达。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之零陵郡次新亭诗》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的优美诗篇,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意义。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