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帘尘诗

朝逐珠胎卷,夜傍玉钩垂。
恒教罗袖拂,不分秋风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帘尘》是一首咏物诗,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徐摛所作。此诗通过对帘幕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贤淑温婉的女子形象,并赋予了无生命的帘幕以灵性和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细腻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时期官员、文学家,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少年喜爱学习,长成后广泛涉猎经书与史书,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华丽文辞的追求与对女性美的颂扬。
  1. 诗歌原文
    朝逐珠胎卷,夜傍玉钩垂。恒教罗袖拂,不分秋风吹。

  2. 诗意解析

  • “朝逐”与“夜傍”:描绘了帘幕在晨间被展开以及在夜晚垂下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帘幕的动态美。
  • “珠胎卷”与“玉钩垂”:使用比喻手法,将珠帘比作婴儿的襁褓,将玉钩吊挂的帘子比作高贵女性的头饰,形象而生动。
  • “罗袖拂”与“秋风吹”:通过罗袖的轻拂与秋风的无情对比,突显出帘幕与女子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与依恋。
  1.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诗句中的“朝逐”和“夜傍”,“珠胎卷”和“玉钩垂”,以及“恒教”和“不分”等词组,都运用了严格的对仗,使得全诗结构严谨,读来朗朗上口。
  • 富有情感:诗人不仅描述了帘幕的自然状态,还通过女子的动作赋予了帘幕生命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两者之间微妙的联系。
  • 细腻观察:徐摛作为一位宫廷文士,他的这种细腻的观察力体现在对日常生活中小事物的描绘上,显示出他对美的敏感捕捉能力。
  1. 文化背景
  • 宫体诗的特点:这类诗歌通常以绮丽的辞藻和对女性之美的赞美为主题,反映了南朝时期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倾向。
  • 文学流派影响:徐摛的诗作深受当时文学潮流的影响,特别是宫体诗的影响,这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赋得帘尘诗》作为徐摛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南朝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还能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