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辞应诏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昭君辞应诏》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王昭君的离别情绪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该诗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庾信。庾信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许多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实。
  • 创作时间:具体的创作时间未明确指出,但诗中表达了王昭君出塞后的感受,可推测为南北朝时期。
  1. 诗歌原文
  • 《昭君辞应诏》全文: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
  • 诗句解析:此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是对王昭君在塞外所经历景象的描绘,以及她内心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昭君出塞的悲壮与凄凉。
  1. 主题内容
  • 王昭君的形象:诗中的王昭君形象鲜明,她在胡地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描述了王昭君的外貌和她的内心世界,更深刻地表达了她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庾信的诗作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著称,此诗亦体现了这一特点。用词考究,意象生动,情感真挚。
  • 结构布局:全诗以王昭君出塞的场景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描写,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画面。
  1. 历史影响
  • 文学史地位:作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昭君辞应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广泛传颂。
  • 研究价值:此诗不仅是了解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一个窗口,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和边疆文化的重要文献。

《昭君辞应诏》是庾信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记录了王昭君的生平事迹,也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阅读《昭君辞应诏》将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和文化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