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流未曙,金波影尚赊。
照人非七子,含风异九华。
蓂新半壁上,桂满独轮斜。
乘舟聊可望,无假逐仙槎。
望月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作,并非黎景义所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汉族,一名 博物,唐朝大臣、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诗圣”,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篇内容:《望月怀远》是一首描绘望月思乡情感的诗歌。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通过描绘月夜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想象。例如,首句“望月家千里”,诗人仰望明月,心中却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此外,诗中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孤独的场景,更加凸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艺术特色:张九龄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望月怀远》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之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述,引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又回到对月亮的描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循环。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望月怀远》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杰出代表。它以其深刻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后世无数人的赞誉和传颂。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学习和欣赏的重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