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

竟日会春台,芙蓉承酒杯。
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行云数番过,白鹤一双来。
水影摇丛竹,林香动落梅。
直上山头路,羊肠能几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出自《杜工部集》。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流寓夔州。此诗为第二十五首,描写了屏风画上的景物,并借以抒发诗人的感慨。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西岭下已白,北山木未青。
江风日色暖,山木连云生。
翠色红影湿,香经红叶行。
何人画春草,长与楚王情。

具体分析如下:

  1. 第一联:“西岭下已白,北山木未青。”这两句描述了屏风上的画面,描绘了西边的山峰已经变得苍白,而北面的山峦还未有绿色显现。这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流逝带来的视觉变化。

  2. 第二联:“江风日色暖,山木连云生。”通过“江风日色暖”表达了一种温暖舒适的气候感觉,而“山木连云生”则描绘了山中树木茂盛,仿佛连成一片云海的景象。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中的树木比作连成的云层,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3. 第三联:“翠色红影湿,香经红叶行。”这里用翠色和红色来描述屏风上的色彩斑斓,同时“香经红叶行”描绘了一种香气弥漫、红叶飘落的感觉。这种色彩和感觉的组合,给人一种既清新又浪漫的美感。

  4. 第四联:“何人画春草,长与楚王情。”这句诗表达了对屏风上春草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楚国故土的怀念之情。通过“春草”这个意象,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屏风上春草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