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梨诗

接枝秋转脆,含情落更香。
擎置仙人掌,应添瑞露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梨诗》是南北朝诗人庾信创作的作品,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寄托。以下是对《奉梨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庾信(513年或514年-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人,北周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与徐陵齐名,合称“徐庾”,被后世誉为“文章宗匠”。庾信曾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世称“庾开府”,在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诗歌原文
    接枝秋转脆,含情落更香。擎置仙人掌,应添瑞露浆。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以秋天的果实为载体,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描述,将果实的质感、色彩以及香气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之中。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含感情色彩,读者能够通过诗句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丽。
  • 意象生动:“接枝秋转脆”中的“接枝”象征着秋季果实累累的景象,而“秋转脆”则突出了果实成熟时的状态;“含情落更香”中的“含情”暗示了果实所蕴含的情感,而“落更香”则传达了果实在风中摇曳、香气四溢的美好画面。这些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场景之中。

《奉梨诗》不仅展现了庾信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审美追求与创作才华,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文人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文化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