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四 皇夏

司筵撤席,掌礼移次。
回顾封坛,恭临坎位。
瘗玉埋俎,藏芬敛气。
是曰就幽,成斯地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四 皇夏》是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所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场景与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简介
  • 作者简介:庾信(513年或520年—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着杰出的成就,被誉为“北朝之冠”。其诗作多以抒情为主,风格细腻,语言优美,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作品背景:这首诗收录在《周祀方泽歌四首》中,反映了古代帝王对于祭祀活动的虔诚与肃穆。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古人在祭祀时的心情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司筵撤席,掌礼移次。回顾封坛,恭临坎位。瘗玉埋俎,藏芬敛气。是曰就幽,成斯地意。
  • 译文:宴会结束,撤去筵席,重新安排礼节。我回顾祭坛,恭敬地站在坎位。将玉石埋入地下,把祭品埋入土中。这时我进入冥冥幽暗之地,完成了这次祭祀的仪式意义。
  • 赏析:《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四 皇夏》通过描绘祭祀过程中的具体动作,如撤席、移次、回顾祭坛等,生动地表达了古代祭祀的庄重与神圣。诗中的用语如“司筵撤席”、“掌礼移次”等,都体现了古代礼仪的重要性以及祭祀者内心的严肃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过程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1. 创作手法
  • 象征主义: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祭祀场景,象征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天地的敬仰,反映了人们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敬畏之心。
  • 情感表达: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十分真挚,作者通过祭祀这一行为,表达了自己对祖先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四 皇夏》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让后人能够从中窥见古人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