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宣猷堂应令诗

副君德将圣,陈王才掞天。
归来宴平乐,置酒对林泉。
炉香杂山气,殿影入池涟。
艳舞时移节,新歌屡上弦。
听曲惭回顾,思经徒欲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侍宴宣猷堂应令诗》是庾肩吾创作的一首宫体诗

《侍宴宣猷堂应令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由著名诗人庾肩吾创作。这首诗以其典雅的宫廷氛围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著称于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庾肩吾,字子慎,一字慎之。南朝梁南阳新野人,其父亲庾信,与同时代诗人沈约、谢朓等并称“八友”。他以八岁能赋诗闻名,初为晋安王萧纲(简文帝)常侍,后因宋子仙破会稽,获救为建昌令,再迁江州刺史而终。他的书法造诣亦高,著有《书品》。
  2. 诗词原文:副君德将圣,陈王才掞天。归来宴平乐,置酒对林泉。炉香杂山气,殿影入池涟。艳舞时移节,新歌屡上弦。听曲惭回顾,思经徒欲眠。
  3. 诗词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廷宴会的画面。首句“副君德将圣”展现了君臣之间的高尚品德,而“陈王才掞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者的赞美。第二句“归来宴平乐”,勾勒出一幅宴乐的场景,第三四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中的雅致和和谐。最后两句“听曲惭回顾,思经徒欲眠”反映了诗人在享受音乐之美时的心境,既沉醉又有些无奈,体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4. 文化影响:此首《侍宴宣猷堂应令诗》不仅展示了庾肩吾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研究南北朝时期宫体诗的重要文献之一。

《侍宴宣猷堂应令诗》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次文化的传承,让人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通过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及其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