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行经吴邮亭诗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尧城史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乱后行经吴邮亭诗》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文学家庾肩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歌原文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乱后行经吴邮亭》为题,通过对侯景之乱后的景象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
  • 在“风尘千里昏”中,诗人通过描述风沙满天、道路难辨的景象,传达了战争带来的混乱与悲伤。
  • “青袍异春草”和“白马即吴门”两句则描绘了战火过后,江南地区草木丛生、城池依旧的情景。
  • 诗中的“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和“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表达了对北方胡族入侵的担忧以及对中原故土的怀念。
  •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依然存在、尚有希望的信念。
  •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的尧舜时代的敬仰。
  • 结尾的“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则透露出诗人决心要为国家洗刷耻辱,恢复和平的决心。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侯景之乱结束后,梁朝虽然暂时安定,但内部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庾肩吾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也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和志向。
  1. 艺术特色
  • 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对比战乱前后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展示了战争的破坏力和国家的不稳定性。
  • 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尤其是对仗工整,如“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獯戎鲠伊洛”中的“獯戎”代指北方的胡人,“鲠伊洛”则形容胡人和伊洛河水的关系,形象生动。
  1. 社会影响
  • 作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作品,《乱后行经吴邮亭诗》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文献。

《乱后行经吴邮亭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情感的作品,也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