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赋韵东城门病

空痾诚易愈,有病故难痊。
徒知饵五色,终当悲九泉。
已无云山草,沈痗竟谁怜。
复悲沦苦海,何由果净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第二赋韵东城门病》是庾肩吾创作的一首诗,其内容如下:

空痾诚易愈,有病故难痊。

徒知饵五色,终当悲九泉。

已无云山草,沈痗竟谁怜。

复悲沦苦海,何由果净天。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疾病和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中“空痾诚易愈,有病故难痊”一句,描绘了疾病治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疾病治愈的相对容易,而真正的病患则难以痊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疾病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艰难。

“徒知饵五色,终当悲九泉”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和无奈。这里,“饵五色”可能是指药物或治疗方法,但更多的是一种比喻,象征着生活中的诱惑和困扰。而“悲九泉”则是指死后的归宿,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

“已无云山草,沈痗竟谁怜”一句,则揭示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无助感。这里的“云山草”可能是指某种药材或治疗方法,而“沈痗”则是形容疾病带来的沉重负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疾病时的痛苦感受和无助感,同时也反映了疾病对人的影响是多么深刻和持久。

“复悲沦苦海,何由果净天”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痛苦的反思和对解脱的渴望。这里的“沦苦海”指的是深陷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而“果净天”则是指达到解脱的境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痛苦的认识和对于解脱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痛苦和困境是普遍存在的,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

《第二赋韵东城门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疾病、死亡和生活的痛苦与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