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别苏州人诗

徘徊睇阊阖,怅望机姑苏。
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
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
石陨星方暗,山崩川自枯。
周京摧棫朴,汉社落枌榆。
宫毁无巢燕,城空馀堞乌。
兹邦号端委,多士自相趋。
照庑同燕石,光车等魏珠。
言离已惆怅,念别更踟蹰。
若访任公子,求余东海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乱后别苏州人诗》为南北朝诗人贺力牧所作。这首诗全文如下:徘徊睇阊阖,怅望机姑苏。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

《乱后别苏州人诗》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之作。从诗中的“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的命运多舛,而统治者未能妥善应对。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哀叹和对未来的期望。

《乱后别苏州人诗》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的社会背景。在这段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迭迅速,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对于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忧虑与迷茫,贺力牧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和意象,如“石陨星方暗”暗示了国家的衰落和时代的无情,而“山崩川自枯”则形象地描述了自然的破坏与国家的无力。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怆与无奈。

《乱后别苏州人诗》还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个人命运的关注。诗中提到“兹邦号端委,多士自相趋”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种关注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整个时代文人的共同心声。

《乱后别苏州人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的诗歌,更是南北朝时期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面貌以及人们内心的挣扎和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