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湘东王理讼诗

冯翊乱京兆,广汉欲兼治。
岂若兼邦牧,朱轮褰素帷。
淮海封畿地,杂俗良在兹。
禁奸擿铢两,驭点震豺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湘东王理讼诗》是南朝梁诗人刘孝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刘孝绰,字冉,小字阿士,生于南北朝时期,为南朝梁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他以文学才名著称,年仅七岁时便能文,十四岁便代父起草诏诰,被誉为神童。他的诗歌多涉及政治、社会以及个人情感,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2. 作品原文:《和湘东王理讼诗》原文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政治纷争与司法审判时的思考与感慨。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诗句,传达了他对法律公正性的坚守和对政治腐败的批判态度。

  3.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然不详,但根据诗中的用典“朱轮褰素帷”,可以推断它可能创作于刘孝绰担任官职或参与政务期间,反映了其对政治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同时,诗中提及的“淮海封畿地,杂俗良在兹”表明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特别是对地方治理与社会秩序的思考。

  4. 艺术特色:刘孝绰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通过对律令和法理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法治精神的理解和尊崇。此外,诗中的隐喻和象征也为其增添了不少深度,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领略诗歌的内涵。

《和湘东王理讼诗》不仅展示了刘孝绰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文笔,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南北朝时期文学和政治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