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咏百论舍罪福诗

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
苦极降归乐,乐极苦还生。
岂非轮转爱,皆缘封著情。
一知心相浊,乐染法流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咏百论舍罪福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刘孝绰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主题等方面的介绍:

  1. 诗人简介:刘孝绰,字孝绰,小字阿士,南朝梁彭城人。他在年少时便以文才闻名,十四岁时代父起草诏诰,被誉为“神童”。刘孝绰的一生可谓起伏不定,从官至秘书丞、廷尉卿,到因政治原因被免官,他的经历反映了南朝官场的复杂性。

  2. 作品风格:《赋咏百论舍罪福诗》体现了刘孝绰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关于“罪”与“福”的思考。在诗中,他描绘了人生的多面性和轮回的奥秘:“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这句话暗示了无论追求何种目标,最终的归宿可能相似或一致。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死轮回的哲学观点——“苦极降归乐,乐极苦还生”,即世间的一切经历都是相互转化的,苦乐循环不息。

刘孝绰的《赋咏百论舍罪福诗》不仅是一首艺术上值得欣赏的作品,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轮回哲学。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