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流急易转,溪竹暗难开。
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
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
菱舟失道去,归凫迷径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涧流急易转,溪竹暗难开。
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
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
菱舟失道去,归凫迷径来。
。
“赋得曲涧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全名为《赋得曲涧诗》。
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作者的情感变化。首句“曲涧流泉落石间”引出主要意象——曲涧、流水与岩石之间的关系。“曲涧”指的是弯曲的小溪,“落石间”则指水流从石头之间倾泻而下,形成一种动态的美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这一自然景象:“水声喧激如鸣琴,风势吹来似舞燕。”这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流水的声音比作琴声,风吹过岩石仿佛是翩然起舞的燕子。这种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诗中还提到“清泉漱石生凉意”,说明了水流带来的清凉感。“清”字不仅指水质清澈,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