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流急易转,溪竹暗难开。
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
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
菱舟失道去,归凫迷径来。
注释:
涧流:山间水流。
溪竹:涧边的竹林。
石岸生寒藓:石头上长满了苔藓。
沈根:沉入水中的树根。
归凫:归来的野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涧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涧流、竹林、石头、树根、菱舟和野鸭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联“涧流急易转,溪竹暗难开。”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涧流与溪竹进行对比,突出了涧流的流速之快和溪竹的幽静之美。
颔联“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诗人通过描绘近楼和前洲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留恋之情。近楼在涧流中消失,前洲在溪流中回转,这种变幻莫测的景象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颈联“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诗人通过对石岸和树根的描述,展现了山涧的荒凉之美。石岸上的寒藓和沉入水中的树根,给人以荒凉之感。
尾联“菱舟失道去,归凫迷径来。”诗人以菱舟和归凫为线索,描绘了山涧中的动物们的生活状态。菱舟在水中失去了方向,归凫在林中迷失了路径。这种生活状态给人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感觉。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动物们的生活状态,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值得我们深思,如人生就像山涧中的溪流和竹叶,虽然曲折但终究会找到归宿,要像菱舟和归凫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