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夜未央,避暑起徬徨。
长河似曳素,明星若散珰。
倚岩欣石冷,临池爱水凉。
月纤张敞画,荷妖韩寿香。
对此游清夜,何劳娱洞房。

【解析】

此诗写避暑的幽情。全诗四联,每句五言,押韵平仄协调,音调和谐。

其一,首句“钟鸣夜未央”,以钟鸣喻暑热,以夜未央喻暑热之久长。“未央”即未尽、不尽。钟响不已,说明天已不早。钟声催人入睡了,可我偏不想去睡觉,因为我想在凉快的地方乘凉。

其二,颔联“长河似曳素,明星若散珰。”诗人想象着自己站在河边,看着河水流过。“曳素”比喻水流缓慢。“明星”指月亮。“若散珰”比喻星光闪烁。诗人看到河水流动缓慢,就像一条白绫在缓缓移动。而明亮的星星点点散布在天空中,犹如古代妇女头上的耳坠(珰)。

其三,颈联“倚岩欣石冷,临池爱水凉。”诗人想象着自己站在岩石上,看着岩石冰凉凉爽。“临池”指的是站在池塘边上。“爱”的意思是喜欢。诗人站在岩石上,欣赏着冰凉的石头;站在池塘边上,喜爱着清凉的水。

其四,尾联“月纤张敞画,荷妖韩寿香。”诗人想象着自己正在观赏一幅美丽的图画。“纤”指的是纤细,美丽。“张敞”“韩寿”都是东汉时期的名士。“画”指的是图画。“荷”指的是荷花。诗人想象着自己欣赏着一幅美丽的图画;观赏着美丽的荷花,闻到了荷花散发出的香气,仿佛听到了荷花散发出来的芬芳气息。

赏析:

这首《奉和逐凉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之一。王昌龄的诗多以边塞战争为题材,风格豪迈激昂,但这首诗却是一首写景小品。

首句写暑气逼人,夜深仍不能入睡。钟声敲个不停,说明时间已经不早了。钟声催人入睡了,可我偏不想去睡觉,因为我想在凉爽的地方乘凉。

第二句写诗人想象着自己站在河边,看着河水流动缓慢,就像一条白色的绫子在缓缓移动。而明亮的星星点点散布在天空中,犹如古代妇女头上的耳坠。

第三句写诗人想象着自己站在岩石上,欣赏着冰凉的石头;站在池塘边上,喜爱着清凉的水。

末二句写诗人想象着自己正在观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他看见美丽的荷花在月光下散发着芬芳的气息。这是一幅张敞、韩寿的画像,也是诗人自己的画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日夜晚乘凉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诗人的清幽雅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