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凭险岸,飞盖历平湖。
菊寒花稍发,莲秋叶渐枯。
向浦低行雁,排空转噪乌。
若将君共赏,何处减城隅。
秋朝野望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朝野望诗》是南北朝时期刘逖的作品。
刘逖,字子长,生活在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人。他不仅善戏谑、工诗咏,还曾担任过永安公浚开府行参军、太子洗马等职。在《秋朝野望诗》中,刘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色和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内心的孤寂。
《秋朝野望诗》展现了刘逖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独特观察。“菊寒花稍发,莲秋叶渐枯”这两句通过对比,不仅写出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反映了刘逖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在诗的末尾,他提出“若将君共赏,何处减城隅”,这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哲思。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的抒发。
《秋朝野望诗》在艺术上也具有一定的特色。例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飞盖”、“转噪乌”等,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的节奏感强,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这也是南北朝诗歌常见的艺术风格之一。
《秋朝野望诗》不仅是刘逖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的产物,也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风貌,也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