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池中烛影诗

鱼灯且灭烬,鹤焰暂停辉。
自有衔龙烛,青光入朱扉。
映水疑三烛,翻池类九微。
入林如磷影,度渚若萤飞。
河低扇月落,雾上珠星稀。
章华终宴所,飞盖且相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池中烛影诗》是梁元帝萧绎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萧绎,即梁元帝,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擅长运用比喻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艺术效果。

  2. 诗歌原文
    鱼灯且灭烬,鹤焰暂停辉。
    自有衔龙烛,青光入朱扉。
    映水疑三烛,翻池类九微。
    入林如磷影,度渚若萤飞。
    河低扇月落,雾上珠星稀。
    章华终宴所,飞盖且相追。

  3. 诗歌解析:诗中“自有衔龙烛”可能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烛龙,这是一种能吞吐日月的巨兽,象征着光明与希望。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场景之中。在“映水疑三烛,翻池类九微”中,作者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水中的景象描绘得如同三烛、九微一样神秘和美丽。这反映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想象力。

  4. 艺术特点: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南朝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与美感的艺术世界。同时,诗中的用词精准、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咏池中烛影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优美诗歌,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哲学思考的尝试。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