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侍宴诗

月展风转,层台气寒。
高云敛色,遥露已团。
式诏司警,言戾秋峦。
轻觞时荐,落英可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齐诗人的宫廷侍宴颂歌

在南齐的宫墙之内,有一首诗篇流传于世,那是萧子良创作的《九日侍宴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宫廷生活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文士生活的一种反映。

萧子良,南朝齐兰陵人,字云英。他是齐武帝的亲儿子。尽管他在初入仕途时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中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他与范缜之间的辩论尤为著名,两人关于神灭论的争论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九日侍宴诗》中,“月展风转,层台气寒”勾勒出了一幅秋天夜晚的画面,月亮升起在天空,清风徐徐吹过,使得高高的台阶都感到寒冷。紧接着,“高云敛色,遥露已团”描绘了天边的云彩逐渐收拢,远处的露水也变得圆润。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暗含了宫廷中的华丽与奢华。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式诏司警,言戾秋峦”展现了宴会的氛围,以及宴会参与者的身份和地位。而“轻觞时荐,落英可餐”则描绘了宴会上酒宴的丰盛和美食的诱人,使人仿佛能嗅到那飘散在空中的香气,听到清脆的酒杯碰撞声。

这首《九日侍宴诗》不仅仅是一次宫廷内的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它体现了南朝时期文人雅集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向往,同时也能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