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诗

鶗鴂芳不歇,霜繁绿更滋。
擢本同三脊,流芳有四时。
粗根缩酒易,结解舞蚕迟。
终当入楚贡,岂羡咏陈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香茅诗》是南北朝时期萧祗所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萧祗,字敬式,南朝梁宗室成员,在梁被封为定襄侯,位至东扬州刺史。在北齐文宣帝天保初,萧祗被授予右光禄大夫之职。
  2. 诗歌原文:鶗鴂芳不歇,霜繁绿更滋。擢本同三脊,流芳有四时。粗根缩酒易,结解舞蚕迟。终当入楚贡,岂羡咏陈诗。
  3. 作品鉴赏: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鶗鴂芳不歇,霜繁绿更滋”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而“擢本同三脊,流芳有四时”则寓意着无论何时何地,诗人都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如同植物一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散发出独特的芬芳。最后两句“粗根缩酒易,结解舞蚕迟”则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背景影响: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它的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香茅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和人生态度的古典诗歌,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