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生狭斜,结子复衔花。
遇逢纤手摘,滥得映铅华。
杂与鬟簪插,偶逐鬓钿斜。
东西争赠玉,纵横来问家。
不无夫婿马,空驻使君车。
茱萸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茱萸女》是南朝梁代诗人萧纲的诗作。《茱萸女》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描绘了茱萸这一植物在特定节日中的角色和意义,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个普通女性的生活片段生动展现出来。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茱萸(又名“越椒”、“艾子”)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效,因此重阳节时人们会在臂上佩戴茱萸囊,以示辟邪驱疫。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传统习俗背景下创作的。同时,通过对山阴柳家女采摘茱萸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茱萸生长的环境以及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珍惜。
从艺术手法上看,《茱萸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茱萸生长的环境和果实与花朵并存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首句“茱萸生狭斜,结子复衔花”便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画出茱萸生长的环境和生态美。此外,诗中的“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等句子,通过细腻的刻画,展现了茱萸女忙碌而又充满活力的日常活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就诗中所蕴含的情感而言,《茱萸女》透露出对生活平凡而美好的感悟。诗中的茱萸女形象,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生活的深刻反思。她的生活虽然朴素无华,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中所传达的不仅是对于茱萸这一植物的喜爱,更是对于生活中简单而真实的美好事物的珍视。这种对于平凡生活的歌颂,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茱萸女》作为一首描绘茱萸及其采摘场景的诗歌,不仅展示了茱萸的自然风貌和生命力,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它通过精细的艺术表现力,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