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湘东王首夏诗

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
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
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
欲待华池上,明月吐清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萧纲的《和湘东王首夏诗》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欲待华池上,明月吐清光。

  2. 诗歌背景:《和湘东王首夏诗》创作于南朝梁时期,由当时的著名诗人萧纲所作。萧纲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书法家、音乐家和官员,还擅长文学创作。他的诗作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广泛传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湘东王举办的首夏宴会上,萧纲应命所作的即兴之作。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生物动态,表达了自己对初夏时节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3. 诗歌赏析: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首句“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便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冷风与细雨的结合,不仅增添了季节感,也渲染了一种清凉的氛围。接下来的内容,如“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以及“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都是对初夏景象生动而形象的描绘。这些描写不仅捕捉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最后两句“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则以富有诗意的画面结束全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使得这首诗在形式上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又不失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萧纲的《和湘东王首夏诗》不仅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