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条寄乔木,弱影掣风斜。
标春抽晓翠,出雾挂悬花。
咏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藤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纲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萧纲(503年—557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丹阳)人,南朝梁开国功臣,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随兄入京,为太子中舍人。普通二年(521年),侯景之乱发生,他与兄长一同被囚,最终被害。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擅长五言诗。
作品原文:纤条寄乔木,弱影掣风斜。标春抽晓翠,出雾挂悬花。
整体翻译:细长的藤蔓缠绕在高大的树上,柔弱的影子随风摇曳。春天里,藤上抽出嫩绿的新芽,清晨的雾气中挂着晶莹的水珠,仿佛花朵一般悬挂在空中。
词句注释:纤条 —— 指藤蔓上的细长枝条;寄 —— 寄托,依附;弱影 —— 形容影子非常微弱;掣 —— 牵制;风斜 —— 风势倾斜;标 —— 突出,显现;春 —— 指春天;抽 —— 抽出;晓翠 —— 早晨的新绿;出 —— 穿透;雾 —— 雾气;挂 —— 挂在……上;悬花 —— 形容雾中的花如同悬挂的花朵。
白话译文:一根细小的藤蔓依附在高大的树枝上,它那纤细的影子随着风儿轻轻摆动。春天来临时,藤蔓上绽放出嫩绿的新芽,晨雾之中,这些娇嫩的花朵仿佛悬挂在空中,美不胜收。
创作背景:据史料记载,《咏藤诗》的创作背景与萧纲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萧纲因侯景之乱而被囚,身处逆境的他写下了这首《咏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困境中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咏藤诗》不仅是萧纲个人情感和境遇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刻理解到诗人对于生命、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