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
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
南郊悦籍短,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
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
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
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
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
祖葬既云及,圹𡑞亦已开。
室族内外哭,亲疏同共哀。
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台。
扶舆出殡宫,低回恋庭室。
天地有尽期,我去无还日。
居者今已尽,人事从此毕。
火歇烟既没,形销声亦灭。
鬼神来依我,生人永辞诀。
大暮杳悠悠,长夜无时节。
郁湮重冥下,烦冤难具说。
安寝委沉寞,恋恋念平生。
事业有馀结,刊述未及成。
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
一朝放舍去,万恨缠我情。
追忆世上事,束教以自拘。
明发靡怡悆,夕归多忧虞。
撤闲晨径流,辍宴式酒濡。
知今瞑目苦,恨失尔时娱。
遥遥远民居,独埋深壤中。
墓前人迹灭,冢上草日丰。
空床响鸣蜩,高松结悲风。
长寐无觉期,谁知逝者穷。
生存处交广,连榻舒华茵。
已没一何苦,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
礼席有降杀,三龄速过隙。
几筵就收撤,室宇改畴昔。
行女游归途,仕子复王役。
家世本平常,独有亡者剧。
时祀望归来,四节静茔丘。
孝子抚坟号,父子知来不。
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
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松柏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鲍照笔下的“松柏篇”
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创作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松柏篇”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死、荣辱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
《松柏篇》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长诗。诗中,鲍照借松柏之坚韧不拔,表达了人生无常和生命脆弱的本质。通过对比松柏与人生的短暂,诗人抒发了对逝去岁月和亲人亡故之哀伤,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性中坚强与脆弱并存的深刻体现。
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象征元素,如松柏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火药象征着冲突与变化,郁寂则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些元素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层次丰富,意味深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松柏篇”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它让我们明白,尽管人生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正如松柏那样,我们可以选择坚持和抗争,用顽强的意志去面对生命中的种种苦难。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家族和国家的大事时,也应怀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坚守正道,勇往直前。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时,不难发现,它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依然能与现代人产生共鸣。在现代社会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或许会忘记初心,忘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至关重要的东西。《松柏篇》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像松柏一样,保持坚韧与刚毅。
“松柏篇”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让我们在阅读这部经典之作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