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还夏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
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还夏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
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
《登黄鹤矶诗》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武昌黄鹤矶所见所感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离愁别绪。
诗中开头二句“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便营造了一种秋天的凄凉氛围。紧接着,作者通过对仗工稳、遣词造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放大。例如,“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不仅描绘了诗人听到流水声和船歌声时的心境感受,也反映了他因无法归家而感到的悲伤。
诗中的“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更是将离别之苦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映射,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士人不得志的普遍状况。
整首诗虽然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但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诗人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用诗歌抒发内心的感慨,这种精神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登黄鹤矶诗》不仅仅是一篇反映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南朝宋时期社会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