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廨前水竹诗

萧萧丛竹映,澹澹平湖净。
叶倒涟漪文,水漾檀栾影。
相思不会面,相望空延颈。
远天去浮云,长墟斜落景。
幽痾与岁积,赏心随事屏。
乡念一邅回,白发生俄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廨前水竹诗》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何逊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竹林与湖泊相映成趣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崔录事的思念之情。

何逊生活在南朝梁代,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何逊本人才华横溢,其诗歌以清新脱俗、细腻感人著称。在众多作品中,《望廨前水竹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望廨前水竹诗》原文如下:

萧萧丛竹映,澹澹平湖净。叶倒涟漪文,水漾檀栾影。相思不会面,相望空延颈。远天去浮云,长墟斜落景。幽疴与岁积,赏心随事屏。乡念一邅回,白发生俄顷。

诗中通过对竹林和湖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氛围。何逊巧妙地运用了“萧萧”和“澹澹”等词汇,赋予了自然景色以生动的动态感。同时,通过“相思不会面,相望空延颈”等诗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期盼相见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南北朝文人特有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表达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望廨前水竹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研究古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通过对《望廨前水竹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风貌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