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

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

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

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置神龙衔烛环游。

我要斩断神龙的足,咀嚼神龙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

何必吞黄金,食白玉?

有谁见过任公子,升入云天骑碧驴?

刘彻的茂陵埋葬着残余的枯骨,嬴政的棺车白费了掩臭的鲍鱼。

介绍

这是一首议论性很强的歌行体诗歌,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慨叹时光易逝年命短促,并蕴含以理智的态度看待人生之意;第二部分写如何解除“昼短”的痛苦;第三部分是对求仙的荒唐愚昧行为进行了批判和讽刺。后两部分是对第一部分主旨的发挥,在更高的层次上重复、升华了诗歌主旨。全诗充满激情,气势回旋跌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注解

光:飞逝的光阴。南朝梁沈约《宿东园》诗:“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

“劝尔”句:语出《世说新语·雅量》:“晋代孝武帝司马曜时,天上出现长星(即彗星),司马曜有一次举杯对长星说:‘劝尔一杯酒,自古哪有万岁天子?’”

青天、黄地:语出《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色也,天玄而地黄。”

煎人寿:消损人的寿命。煎:煎熬,消磨。

“食熊”句:古人以熊掌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为珍肴,富贵者才能食之。

蛙:代指贫穷者吃的粗劣食品。

神君:汉时有长陵女子,死后被奉为神,称神君。汉武帝病时曾向她乞求长生。(参看《史记·封禅书》)

太一:天帝的别名,是天神中的尊贵者。战国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安:哪里。

若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名,东方日出之地有神木名扶桑,西方日落处有若木。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王逸注:“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

衔烛龙:传说中的神龙,住在天之西北,衔烛而游,能照亮幽冥无日之国。屈原《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王逸注:“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这里借指为太阳驾车之六龙。

不得:不能。回:巡回。

服黄金、吞白玉:道教认为服食金玉可以长寿。《抱朴子·内篇·仙药》:“《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似:一作“是”。任公子:传说中骑驴升天的仙人,其事迹无考。

碧:一作“白”。

刘彻:汉武帝,信神仙,求长生,死后葬处名茂陵。《汉武帝内传》:“王母云:刘彻好道,然神慢形秽,骨无津液,恐非仙才也。”滞骨:残遗的白骨。

嬴政: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輼凉车中,……会暑,上輼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梓棺:古制天子的棺材用梓木做成,故名。鲍鱼:盐渍鱼,其味腥臭。

赏析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陈琳曰:“聘哉日月远,年命将西倾。”陆机曰:“容华夙夜零,沐泽坐自捐。兹物苟难停,吾寿吾得延。”谢灵运曰:“夕虑晓月流,朝忌曛日驰。”李长吉曰:“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此皆气短。无名氏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采烛游。”此作感慨而气悠长也。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自然”二字谑的妙甚(“自然老者”二句下)!钟云:放言无理,胸中却有故。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渭曰:字字奇。董懋策曰:字字老。熊、蛙喻人富贵贫贱。周珽曰:错综变化,想奇笔奇,无一字不可夺鬼工。诗意总言光阴易过,人寿难延,世无回天之能,即学仙事属虚无,秦汉之君可征也,人何徒忧生之足云耶!

清代黄周星《唐诗快》:同一昼也,有神君太一之昼,有刘彻、嬴政之昼,有长吉之昼,其苦乐不同,故其长短亦不同,然昔之长吉苦而短,今之氏吉乐而长矣。飞光何尝负此一杯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