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诗句原文: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译文:
在这短促的白昼中,我劝你喝一杯美酒,但我对那无垠的天空和厚重的土地却一无所知,只能看到月光下的夜晚和温暖的阳光,它们如同煎熬着我们的岁月。熊和蛙的命运截然不同,前者因为食物而肥胖,后者因为缺乏食物而消瘦。在这样的时光里,我们究竟在寻求什么?是那些虚无缥缈的神祇,还是永恒的存在?
在东方的天空中,矗立着一棵叫做若木的树,树下栖息着一条名叫衔烛龙的神秘生物。我决心斩断它的足爪,咀嚼它的血肉,希望它能永远无法返回也无法休息。这样自然可以确保长寿的人不会死去,年轻的生命也不会哭泣。为什么人们要追求黄金和白玉?又有多少人能够像任公子那样,骑着一匹白色的驴,驰骋于云端之上?
赏析:
这首诗以“苦昼短”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月寒日暖与人生冷暖,揭示了时间对于生命的影响。诗人以飞光比喻时间的流逝,劝诫人们珍惜每一寸时光,不要虚度年华。同时,通过对熊和蛙命运的不同描绘,反映出社会阶层之间巨大的生活差异。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展开了对于理想生活的想象,提出了斩龙足嚼龙肉、使日月不能回转、自然老者不死、少年无忧等荒诞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想法。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也反映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以刘彻和嬴政的典故,暗示了权力和富贵背后的悲哀。他们的生命虽然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但内心的痛苦却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李贺的《苦昼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