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巴女谣》是唐代诗人于鹄采用民谣体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一十。这首诗描绘了巴女唱着竹枝词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个普通而生动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以下是对《巴女谣》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于鹄,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他的诗作多采用民谣体,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内容摘要:《巴女谣》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江边巴女与牧牛人的日常生活。诗中“记得(自家门口有)芭蕉出槿篱”一句,不仅描述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也反映出巴女的淳朴与勤劳。
艺术特色:此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感,成功地塑造了巴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巴女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巴女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流传广泛的佳作。
历史地位:于鹄的许多作品都广为传颂,如《巴女谣》和《江南曲》,其中《巴女谣》因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巴女谣》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平凡却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