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乐府十二首 · 其四 · 贱士吟

南风发天和,和气天下流。
能使万物荣,不能变羁愁。
为愁亦何尔,自请说此由。
谄竞实多路,苟邪皆共求。
尝闻古君子,指以为深羞。
正方终莫可,江海有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系乐府十二首·其四 · 贱士吟》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8年前后,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时期,战争使得民生疾苦,政治腐朽,文人墨客的出路亦变得艰难

元结在《系乐府十二首·其四 · 贱士吟》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批判。诗中写道“南风发天和,和气天下流。能使万物荣,不能变羁愁。”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哀。这种情感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揭示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元结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追求正义和自由的精神。他批评了那些为了私利而相互竞争、追求虚假名誉的人,强调正直与真诚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远离这些虚伪的行为,坚守内心的清白和高尚。这一观点体现了元结作为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追求,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元结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系乐府十二首·其四 · 贱士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的作品,更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它展示了元结如何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隐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系乐府十二首·其四 · 贱士吟》不仅是一首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诗歌,也是元结个人品格和价值观的体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并借此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