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
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
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新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正”是指农历新年。
筚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
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
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新正”是指农历新年。
新正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新正(正月初一)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作为旅人的孤独。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及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筚门惆怅内:筚门,指简陋的家门;惆怅内,内心感到悲伤。 - 时节暗来频:时节暗来,意味着新年的到来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 每见新正雪:新正雪,即新年时降的大雪。 - 长思故国春:长思,长时间地思考;故国,故乡。 - 云西斜去雁
【注释】 ①新正:农历正月初一,即元旦。古人认为“正”与“春”同义。 ②蟠桃:传说中的仙果,生长在昆仑山的瑶台西北方三万里的桃树上,三千年开花一次。 ③黄道、紫清:道教称天上的南北方向为“黄道”,东西方向为“紫清”。 ④人间春草:指春天里的草木,这里泛指人世。 【赏析】 《新正》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神话传说中神仙的长生不老来喻示人间的永恒。 首句写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注释】 新正:正月初一。九重天上星三点,万顷波心月一钩。醉有百篇来笔下,愁无半点到眉头。 【赏析】 此为元人杨载《春日即事》诗的首句,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 “九重天上星三点”,点出时序在正月。“九重天上”是指皇宫,诗人以天上星宿之数来暗示宫中人物之多。“星三点”则指宫廷中人数之多。这一句写出了皇帝与众多嫔妃、宫女、太监等在正月里相聚的情景,突出了皇宫中的喜庆气氛
《新正》 释义:新正,新年。 一番桃李又春风,送古迎今事不穷。 南北故人鸿去外,东西野渡雪晴中。 译文: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桃花与李花再次盛开在春风中。 旧友离去,新朋来访,世事无常,变化无穷。 北方南方的朋友,大雁飞向远方。 西边的田野渡过小溪,雪后的天空晴朗无云。 注释: 1. 新年:指春节。 2. 一番:一次、一回。 3. 故人:老朋友。 4. 鸿去:大雁南飞。 5. 东西:方向。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春风浩浩春阳尽,老木生芽绿如豆。 - 注释:春天的风势浩大,温暖的阳光逐渐消失。树木长出了嫩芽,呈现出绿色如同豆子一般。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春天的温暖和阳光的消逝,强调了新芽的生机与希望。用“绿如豆”形容嫩芽,既形象又生动。 2. 古巢老乌声鸦鸦,南陂雨干麦将秀。 - 注释:古老巢穴中的乌鸦叫声此起彼伏,南边池塘的水已经干涸
注释: 新正:新年。 邻家爆竹五更残,虚阁深松一榻寒。 邻居家的鞭炮在五更天时已经燃放殆尽,空旷的阁楼下只有深深的青松陪伴着我。 花胜又将春色至,蒲团只道共心安。 花儿似乎又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我独自坐在蒲团上,以为这样就能与内心达到安宁。 箧余旧历身同弃,囊入新诗客未看。 我的旧日历已经被丢弃,而新写的诗歌还未曾有人读。 见说场师重梧丱,后园须更补阑干。 听闻师傅要重新修补那棵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