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路支使南亭

行处避松兼碍石,即须门径落斜开。
爱邀旧友看渔钓,贪听新禽驻酒杯。
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常送落花来。
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题路支使南亭》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诗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更蕴含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方干(809年-888年),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律诗,风格清新,情感深沉。他的诗多反映社会动乱中人民疾苦,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行处避松兼碍石,即须门径落斜开。
    爱邀旧友看渔钓,贪听新禽驻酒杯。
    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常送落花来。
    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2.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再题路支使南亭》通过描绘诗人与朋友在南亭中的闲适生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中的“树影”、“溪声”等自然元素,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了听觉上的愉悦。
  • 情感深沉:诗中“爱邀旧友看渔钓,贪听新禽驻酒杯”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在梦中感受到了江淹的文采,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追求和梦想。
  • 艺术特色:方干的诗歌以清新、小巧著称。在《再题路支使南亭》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富含哲理意味。

《再题路支使南亭》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与友人在南亭中生活情趣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人展示了自己的独特审美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