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会稽之任》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这首诗描绘了欧阳会稽赴任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山水的热爱。
《送欧阳会稽之任》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王昌龄的艺术成就,而且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以下是一些分析:
诗歌原文: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
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
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诗歌鉴赏:
- 首句中的“怀禄贵心赏”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重,而“东流山水长”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第二句“官移会稽郡”直接点明了欧阳会稽将要前往的地点,而“地迩上虞乡”则描绘了他即将离开的家乡环境。
- 第三句“缓带屏纷杂”描绘了欧阳会稽在新任职位上的从容与优雅。
- 接下来四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渔舟”、“讼堂”、“逶迤回溪趣”、“千峰迎夕阳”,展现了欧阳会稽所在地区的自然风光,以及当地人民的淳朴生活。
- 最后两句“辉辉远洲映”和“暧暧澄湖光”则进一步衬托出山水之美,同时也反映了欧阳会稽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创作背景:
- 王昌龄在唐朝开元十五年(727年)考中进士,并在次年中博学宏词,担任汜水尉。然而不久之后,由于政治原因,他被贬为潭阳郡龙标尉。
- 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被赦免并返回长安,但在道出亳州时被刺史闾丘晓杀害。
- 尽管遭遇了不幸,王昌龄仍然保持着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他的诗作多涉及边塞军旅生活题材,具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的特点。
《送欧阳会稽之任》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王昌龄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