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梁国公主池亭

平阳池馆枕秦川,门锁南山一朵烟。
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
装檐玳瑁随风落,傍岸鵁鶄逐暖眠。
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故梁国公主池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池边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和情感的抒发,传达出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愁与感慨。具体分析如下:

  1. 作者简介:王建(769—835年),字仲初,颍川郡舞阳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朝著名诗人,大历(766—779年)中叶至贞元(785—804年)前期的主要作家之一。他的诗歌以短篇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2. 诗歌原文:平阳池馆枕秦川,门锁南山一朵烟。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装檐玳瑁随风落,傍岸鵁鶄逐暖眠。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

  3. 诗句解析

  • 平阳池馆枕秦川:描述了池边馆舍靠近秦岭的景色,平阳指的是池馆所在的地理位置,秦川指代的是秦国的故乡或长安附近的地区。这种地理背景为诗增添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 门锁南山一朵烟:用“门锁”形容池馆周围环境之静谧,仿佛被锁住了一样,“南山一朵烟”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峦之上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幽远和神秘的感受。
  • 素柰花开西子面:素柰即白柰,是一种果树,其花朵白色并带有红晕,这里比喻花朵如同美人西施般美丽。“西子面”则可能暗指某种女性美态,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温柔婉约的氛围。
  • 绿榆枝散沈郎钱:绿榆树的枝条散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季节的更替,同时暗示着青春易逝的哲理。“沈郎钱”则是古代钱币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寓意着金钱对于人们的重要性,或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 装檐玳瑁随风落:玳瑁是一种珍贵的海生动物,这里用以比喻装饰物随着风轻轻落下,营造出了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傍岸鵁鶄逐暖眠:鵁鶄是一种水鸟,它们随着温暖的水面入睡,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或是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赞美。
  • 寂寞空余歌舞地:表达了一种对曾经繁华场面的追忆,歌舞之地如今只剩下了寂静和空荡,透露出一丝哀愁和失落。
  • 玉箫声绝凤归天:最后一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美好事物的消逝,如玉箫声一般悠扬动听,但最终归于无声无息的终结,凤凰也随着声音的消失而消失在天际。

王建的《故梁国公主池亭》不仅是对一个美丽场景的生动描绘,更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