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
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
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思远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思远人》是北宋词人晏几道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化史上也有其独特的意义,下面将对《思远人》进行详细介绍:
-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著名词人晏殊的第七子,他的文学成就在北宋时期颇受推崇。晏几道的生平经历了从显赫到中落的过程,这可能也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
- 作品来源:《思远人》是晏几道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相看白日凋颜尽,高树多悲风”改编而成。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来看,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 诗词原文及注释
- 诗词原文:“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 诗词注释:“红叶黄花秋意晚”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红叶和黄花代表着秋天的色彩。“千里念行客”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之情。
- 诗词全文:“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词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秋天的红叶与黄花成为词人情感的载体,而“千里念行客”则体现了词人对远方朋友或亲人的牵挂。
- 艺术特色:晏几道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情感深度,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 文化影响
- 词的流派:《思远人》作为晏几道创调之一,属于“小山词”,是北宋词坛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一词派以婉约派著称,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语言的优美,晏几道的作品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
- 文化价值:这首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还承载着中华文化中的亲情、友情等传统美德。它的传播和流传对于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 后世影响
- 文学地位:《思远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许多学者和研究者所研究和传颂。它的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现代解读:在当代,《思远人》仍然被广泛传唱,不仅是因为它的文学价值,更因为它所传达的情感共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通过这首词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感动。
《思远人》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晏几道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思远人》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