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人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词。上片写雁、鱼未寄情,下片写画中人,以崔徽为喻,抒写相思之情。全词以“雁字”“鱼函”起笔,借鸿雁传书、鱼书寄情之意,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肠断辽西客”,点明题面“思远人”,抒发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金鞭”、“玉骝”两句,以金鞭微响、玉骝空闹作反衬,渲染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接着写雨滴芭蕉声,以听觉形象来衬托内心感受。“学寄画崔徽,添些红晕”两句
【注释】 思远人:思念远方的人。小山词:李清照所创作的《如梦令》一词,又名《忆帝京》。自题西崦浮家图:李清照的一首词中写她自题自己画的西崦(xiǎn)浮家图。西崦,即西厢,位于浙江金华市兰溪市西南。浮家图:一种可以移动的住宅。 【译文】 柳桥上阴云密布寒冷的寒食节快到了,江上未归的游子正漂泊在外。 春花凋谢了,东风吹动着轻信的使者,年岁怎能够消磨得尽?
【译文】 江树在黄昏中显得苍黄,江面泛着白色。 这一片凄凉的景象,是千重怨恨和无数哀怨搅乱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啊! 身上穿的征衣宽与窄都一样,为了征人,费尽了闺中人的心血。 溪头打杵的捣衣声,山口送别的啼哭声,都化为了望夫石。 【注释】 思远人:唐代诗人李白诗作《怨长杨歌》有《长杨行》《长杨歌》《长杨赋》等作品,这里指《长杨行》。 捣衣:古代妇女的一种劳动方式,用木杵捣衣以助于纺织。 江树
【注释】 劈开双鲤妆台信:拆开双鲤鱼形的信。 报与平安客:寄去给远行的亲人的平安消息。 相思一点,伤心两字,远寄何由得:点一点相思的墨,写上“伤心”二字,怎么寄到远方呢? 东风泪裹珍珠滴:东风送来的泪水像珍珠一样滴落。 和入乌丝墨:用黑墨在乌丝纸上书写。 染处忽惊红,似浓如淡,映桃花笺色:书写时笔触忽然沾上了胭脂般的红色,又好像颜色很淡,和桃花笺的颜色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
【解析】 “鸿翼辛勤,将数语,传与异乡客”一句,意思是鸿雁的翅膀多么辛苦啊,它要飞到天边去,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异乡的客人。“念椰瓢共饮”,是说想起和家乡的人一起用椰瓢喝酒的情景。“离支分寄”,指自己身在异乡,不能回家,把酒给家人分掉。“终是未归得”,是说终究不能回家。此句写诗人在外思家之情。“布襟血泪寒犹滴”一句,意为布衣襟上,还带着鲜血,泪水依然寒冷。“四望阵云墨”,是说四处观望
【解析】 “西窗”“帘底”是回忆的景,“客”是回忆的人。“当筵聚散”写宴席上的欢爱,“镜中得”是说欢爱之情像镜花水月一样虚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回忆起西窗前秋日的梦断,帘底曾记得那过客。酒宴上欢聚悲散,那时的欢乐爱意还映在镜子里。泪珠莫辜负红巾滴下。愁苦凄惨地和着信笺上的墨汁。算一算有多少蜜情,像云彩一样飘忽,像电光一闪而灭,春色也变得黯淡不明了。 【答案】 忆西窗秋梦断,帘底记曾客。 当筵聚散
【诗句解析】 1. 思远人:思念远方的亲人。 2. 四方四首:此指写于长安,寄给长安的四个地方,即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的诗作。 3. 其三:这是第三首。 4. 草间小虫鸣素秋:“草间”,指草丛中;“小虫”是蟋蟀;“鸣”是蟋蟀叫声。“素秋”,指秋季。 5. 唤起妾身离别愁:蟋蟀在秋天鸣叫,触动了她的离愁别绪。“妾身”是女子自称。 6. 宛转:曲折的样子。 7. 结成梦,梦远直过西凉州
【注释】 娟娟:皎洁貌。秋月:明亮的月光;空床:没有亲人的床铺。 行人:外出的人;东征:向东方出征;未还:尚未归来,没有回到家乡。 思如:思念像……。辘轳(lu lu):一种有辐条的圆轮,可用来打水,也可以当辘轳用,指想念的人或事。 千转万转:形容思绪纷乱,不断变换。 萦愁肠:绕住忧愁的肠子。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远人的怀念之情。诗以“思”字统摄全篇
【注释】 幽燕: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一带,因地势多山,气候寒冷,故称。 冷无春晖(huī):没有温暖如春的阳光。 朔风欺远客:北风刺骨,使人感到寒冷。 又还:又,再;还:返。 无处寄寒衣:没有地方寄回冬天所穿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凄苦境遇。诗一开头即点明题意:“思远人四方四首其四”,诗人怀念远方的人。第二句“幽燕地冷无春晖,此时道归郎不归”,诗人以“冬夜”为背景
【注释】 念:想。南行:指郎君去南方。桂林:地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团栾(yuán):团圆。乐:快乐。无(wú)久淫:不要在外太久滞留。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流寓桂林期间,抒写了对远行的爱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明白晓畅。 “念郎南行在桂林,蛮风瘴雨众毒侵。”首句写思妇想念郎君远行在桂林,但那里气候炎热多雾,瘴气弥漫,是一片蛮荒之地,给郎君带来很多困难。次句写郎君远行在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