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树昏黄江月白。
无限凄凉色。
千重有恨,千声哀怨,搅乱远游客。
身上征衣宽共窄。
费尽闺中力。
溪上青砧,山头别路,都化望夫石。

【译文】

江树在黄昏中显得苍黄,江面泛着白色。

这一片凄凉的景象,是千重怨恨和无数哀怨搅乱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啊!

身上穿的征衣宽与窄都一样,为了征人,费尽了闺中人的心血。

溪头打杵的捣衣声,山口送别的啼哭声,都化为了望夫石。

【注释】

思远人:唐代诗人李白诗作《怨长杨歌》有《长杨行》《长杨歌》《长杨赋》等作品,这里指《长杨行》。

捣衣:古代妇女的一种劳动方式,用木杵捣衣以助于纺织。

江树:江边的树木,泛指江边景色。

昏黄:天色将晚的样子。

江月白:江边的月亮,泛指月光。

凄凉:形容悲伤、寂寞或冷落。

有恨:有所怨恨。

千声:多次或多方面,此处形容哀怨之多。

征衣:远行的衣物,代指远行者。

宽:宽舒,宽松。

仄(zhè):狭窄。

溪上青砧:溪边的捣衣声。

别路:分道而行的路。

都化望夫石:都变成了望夫石,比喻女子因丈夫不归而思念成疾,死后化作石头。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为悼念妻子而作,全篇以“思”字为中心,通过描写征妇的苦痛和怨情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景起兴,由“江树”“江月”写起,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诗人又从“身上”到“别路”,层层递进,写出了征妇思念亲人的无限哀怨和相思之苦。最后,诗人以“望夫石”作结,形象地表现出了征妇的痴心妄想以及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爱情的忠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