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桂枝香·端午》 作者:苏轼岁端午,予年六十有一,腊月之十日恭遇慈大人生辰,适见第五儿啊需以是日举,喜而有作。 注释:每年端午节时,我年过六十,腊月初十这一天正好遇上你的生日,恰巧看到五儿子需要在这个日子举行满月礼,我很高兴,写下了这首诗。 正太母生辰,寿筵张绮。 与父同年庚午,可能相似。 六旬有一生儿晚,幸慈尊、见渠呱矣。 子围孙绕,婆婆老福,白头多喜。 注释:在你母亲的生日那天
【注释】 殷勤八跪:指送潮水时,人跪在地上,像八条腿似地向前倾斜。八跪,指人跪下的八个膝盖。 潮头:潮水上涨时露出水面的部分。 潮尾:潮水退去后留下的部分。 沙禾:沙滩上的稻谷。 双穗:两个穗头。 黄膏四角随圆月:指蟹在月光下游动时,腹部的黄色蟹膏随着圆形的月亮一起移动。 任雌雄、入秋皆美:意思是不论公蟹还是母蟹,一到秋天都长得又肥又壮,非常好看。 虎门船返:指潮水退去后,渔船回到港口的情景。
注释: - 菱塘北角: 指菱塘的北边角落。菱塘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景观,多用来形容水景或池塘。 - 笑春蜕未肥,秋蜕方软: 比喻事物在春天开始生长时还比较柔弱,到了秋天则已经变得丰腴。蜕是指蝉的幼虫,这里用以形容事物的变化。 - 才是禾茎露冷,荻花霜晚: 只有稻谷和芦苇上露水冷了,而荻花上的霜还没有形成。荻,一种植物名,通常用来指代芦苇。 - 膏成榴子筐筐足,把玄黄、月黄同满: 石榴籽儿熟透了
《桂枝香·潘氏芷园》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此词上片描写了一幅暮色中的湖山画卷,下片描绘了春天潘家小院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友人家中欢聚饮酒赏景的愉悦之情。 山眉不断,与一带暮烟,乍近还远(注释:远处山峰连绵不绝,山腰以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 更有狮洋潮水,入湖回转(注释:狮洋即狮城港,位于泉州湾南岸,是闽南地区著名的渔港) 鱼帆片片乘新涨(注释:渔船帆片随着涨潮而升起) 爱梅林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全诗如下: 吴头楚尾, 恰把酒茫茫,凭阑无已。 眺望山形依旧,江涛如此。 夕阳落遍晴帆远,挂谯楼、西风影里。 伯符兄弟,寄奴宾客,飞扬飙起。 凭谁信、英雄不死。 但满目苍凉,暮云平矣。 虎踞龙争,铁瓮俨然雄峙。 兵闻北府畴为用,只京口、沽来酒美。 旗亭月满,夹堤喧市,紫箫声沸。 译文: 我站在长江边,眼前景色依旧,江边的风依然猛烈
【诗句解读】 1. 江枫欲舞:江边的枫树好像在舞蹈。 2. 正舫泊断沙,榔歇古渡:船停泊在断沙上,古渡口的木筏也停下了。 3. 截住秋潮曲簖,一灯孤炷:阻止秋季涨潮的水闸,一盏孤单的蜡烛。 4. 频听郭索残芦里,恁横行、爬沙浅渚:多次听到水边芦苇被风刮断的声音,你们就这样横冲直撞地在沙滩上前进。 5. 星稀露冷,苇梢细缚,青筐满贮:星星稀疏,露水冷清,苇丛上挂着细绳编成的筐,里面装满了东西。 6
诗句释义: 1. 半畦秋澹: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2. 斸几簇纤芽,匀排村店:描述村边的小店前摆放整齐的豆芽菜。 3. 一缕轻红:比喻嫩红色的豆芽。 4. 山僮致到柔尖润:描绘豆芽的柔嫩和圆润。 5. 尚溜雨、沙痕微染:表示小雨过后,沙地留下的痕迹被雨水冲刷过。 6. 捣馀齑臼,尝来碧碗,清寒渐减:描述了用剩余的酸味调味料(齑)在青瓷碗中搅拌后的味道,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
【注释】: 照镜:照镜子,指照见自身。 双鸾自照:自己照见自己,喻指自怜自叹。 蓬心:形容人的心如蓬草随风摇摆。 敢是:难道是。 青牛:传说中的神兽名。 碧鸿:传说中青色的大雁,这里借指书信等物。 瘦棱棱:形容形体消瘦。 潘郎:东汉时潘岳字安仁,以貌美著称,后人常用“潘郎”泛称美男子。 支机石畔:即支机石。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宠妃徐昭佩曾在石头城北的支机山上为帝筑了一座小台,称为“望仙台”
【注释】 蟹:词中主要指螃蟹。 新(xīn)霜晚渡,见燃苇鸿天,落潮鱼步。 新霜:新近降下的寒霜。晚渡:傍晚渡口。 燃苇鸿天:指寒风中芦苇上结满了白色的冰花。 落潮鱼步:指落潮时河面上的鱼游动迟缓的样子。 尽掩青筐缚急,腥涎齐吐。 尽:都。 青筐:用青布做的筐子。 缚(fù):捆绑。 腥涎(xián):鱼血和唾液的混合物。 齐:全。 津门水市无人问,听轧轧、小车鸣路。 津门水市:指渡口的市场。
【注释】 1.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桂枝香慢”“桂枝香令”。此词调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格律与《桂枝香》《桂枝香慢》相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四平韵,第一三句韵同。 2. 纬萧(wěi shā):一种竹制的管乐器,这里泛指箫。 3. 半漾湖波,半撑湖嘴:湖水一半漫过湖面,一半在湖口。形容湖面风平浪静。漾,水波动。 4. 此际:此刻,此时。 5. 菱歌渐少:指菱叶上的露水干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