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忆兴善院寄苗发

右军多住寺,此夜后池秋。
自与山僧伴,那因洛客愁。
卷帘霜霭霭,满目水悠悠。
若有诗相赠,期君忆惠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忆兴善寺寄苗发》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全诗共八句,前三句写景,后五句抒情。

首联“高斋卧病秋夜长,灯前时看唯床书”,以“高斋”点出作者身处的闲适环境,而“卧病”则透露了内心的抑郁苦闷。“秋夜”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为后面抒情做铺垫。“长”字既表明时间之久,也暗示着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接着,诗人写到“灯前时看唯床书”,这里“唯床书”三字意味深长,既表达了对书籍的喜爱,又暗指自己无法摆脱的苦闷和压抑。

颔联“虫声庭树风惊夜,清镜无人月满楼”,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美的夜景。“虫声”、“风惊”、“月满”、“清镜”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两句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向往和无奈之情。

颈联“几回垂泪向阶基,今日方知故人别”,诗人通过回忆往昔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然而,现实却是“几回垂泪向阶基”,这句中的“垂泪”既是一种外在的动作,又象征着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阶基”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今日方知故人别”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痛楚。

尾联“秋风古殿叶飘黄,夜雨连明不开门”,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秋风萧瑟,古殿落叶飘零,夜晚的雨连绵不绝,仿佛天地间都为诗人的悲伤所笼罩。然而诗人却选择紧闭门户,独自承受这份孤独和痛苦,这既体现了诗人坚强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秋夜忆兴善寺寄苗发》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以及意境的营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重视。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牧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