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寄郑十六兄

倦枕欲徐行,开帘秋月明。
手便筇杖冷,头喜葛巾轻。
绿草前侵水,黄花半上城。
虚消此尘景,不见十年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中寄郑十六兄》鉴赏:司空曙的抒情之作

司空曙,一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不为人熟知,但《病中寄郑十六兄》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唐代诗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更以其精湛的笔法与深刻的情感流露,成为后世读者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首句“倦枕欲徐行”,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困顿而睡,似乎即将步入梦境。开帘所见之景,是“秋月明”,这清冷的月光如洗涤心灵的甘露,让人心生凉意。接下来,“手便筇杖冷,头喜葛巾轻”两句,通过对比冷涩的筇杖和轻松葛巾,生动地勾勒出诗人在病中的独特感受。

“绿草前侵水,黄花半上城”两句,更是将画面定格在了秋日的一隅。那青翠的草地、微湿的水面与远处城墙上的黄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秋日图景。然而,这美好的景色并没有带给诗人太多的喜悦。相反,“虚消此尘景,不见十年兄”透露出了深深的失落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友重逢的渴望以及岁月变迁带来的哀愁。

《病中寄郑十六兄》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是因为其艺术表现的高超,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情感价值。诗人在这首诗中,用寥寥数语,便将个人的忧愁与对友人深深的挂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友谊的珍视。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刻,是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比拟的。

通过对《病中寄郑十六兄》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司空曙在创作中所倾注的情感与思考。这首短小而精悍的诗篇,不仅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更是对人性光辉的一次展现。它让我们明白,真挚的友情能够在人生的低谷时刻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正如那一轮秋月,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温柔的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