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鲁望惜春见寄

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沈痼冷如灰。
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
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
病中无限花番次,为约东风且住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该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后人的喜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皮日休(约834年—883年),字逸少,一字袭美,晚号鹿门子,汉族,复州竟陵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聂夷中、刘禹锡、白居易并称为“文章四友”。他的诗歌以抒情为主,风格豪放,语言简练,善于用典和比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诗词原文
    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沈痼冷如灰。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
    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病中无限花番次,为约东风且住开。

  2. 诗词解析

  • 春日美景: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十五日中春日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欣赏。”可怜沈痼冷如灰”则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春天的温暖和生命力。
  • 个人情感:”以前虽被愁将去”表达了作者在面对春天美景时,内心的忧愁和无奈。”以后须教醉领来”则是对这种情感的回应,暗示了作者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享受春天的美好。
  • 细节描写:诗中的”梅片尽飘轻粉靥”和”柳芽初吐烂金醅”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色彩和活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不仅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这首诗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