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沈痼冷如灰。
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
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
病中无限花番次,为约东风且住开。
注释: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 —— 回应鲁望的惜春诗。鲁望,即杜甫,当时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十五日中春日好 —— 十五日是春天的中旬,春光明媚。
可怜沈痼冷如灰 —— 形容病重,像死灰一样。沈痼,指久病。
以前虽被愁将去 —— 虽然被忧愁困扰。
向后须教醉领来 —— 以后要教自己喝得烂醉。
梅片尽飘轻粉靥 —— 梅花花瓣飘零,如同脸上的妆饰。
柳芽初吐烂金醅 —— 柳树枝条刚刚发芽,就像酿好了美酒。
病中无限花番次 —— 病中心情烦乱,无法专心欣赏花朵的美景。
为约东风且住开 —— 请风神不要吹开百花,让它们在病榻前盛开。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病中的感受。全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无奈。
首联“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沈痼冷如灰。”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病情。诗人用“春日好”来形容春天的美好,用“沈痼冷如灰”来形容自己的病情。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心情。
颔联“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表示诗人过去因为忧愁而感到痛苦不堪,但现在已经痊愈,需要借酒消愁。这里的“愁将去”和“醉领来”都是表达诗人的情感,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更能够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颈联“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描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梅片”和“柳芽”都是春天的象征,分别代表着梅花和柳树。这两个意象都带有诗意和美感,使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氛围之中。
尾联“病中无限花番次,为约东风且住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愿望。这里的“花番次”指的是花儿绽放的样子,而“东风”则是春风的象征。诗人希望春风能够停留,不让它吹散花朵。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复杂心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