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
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
却取生衣着,重拈竹簟开。
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
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
却取生衣着,重拈竹簟开。
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残暑招客》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律诗,该作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以及深厚的情感寄托。以下是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其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传甚广。
创作时间:该诗作创作于唐朝,具体时间不详。
作品原文: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
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
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
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作品鉴赏:《残暑招客》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诗中“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形象地刻画出夏夜多变的天空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则巧妙地对比了清晨的阴凉与午后阳光的炽热,生动地表现了夏日的炎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残暑招客》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生活经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