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李炼师见招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
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
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赠李炼师见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炼师的赞赏和祝福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出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等并称“刘白”。他的诗歌以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民生而闻名,因此深受后世喜爱。
  2. 诗歌原文: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和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了“几年司谏直承明”,这里的“司谏”指的是白居易曾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等官职,直言无讳避。而“今日求真礼上清”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生活的向往。
  4. 写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担任谏官期间,他因直言进谏而被权贵所不容。在这首诗中,白居易用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和心境。同时,他也借此向李炼师表达了自己的感激和祝福之情。

白居易的《酬赠李炼师见招》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