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楼忆行简

每因楼上西南望,始觉人间道路长。
碍日暮山青蔟蔟,漫天秋水白茫茫。
风波不见三年面,书信难传万里肠。
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西楼忆行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特点: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唐代著名文学家,其诗作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 创作背景:《登西楼忆行简》创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白居易身处江州,而其弟弟白行简则在剑南东川节度使卢坦幕府任职。
  1. 作品原文
  • 原文:每因楼上西南望,始觉人间道路长。
    碍日暮山青簇簇,漫天秋水白茫茫。
  1. 作品赏析
  •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间道路的感慨。
  • 艺术手法: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隐喻人世间的道路。
  1. 名家点评
  • 评价:历代学者对《登西楼忆行简》有高度评价,认为其语言质朴而感情丰富。
  • 影响:此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而且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

《登西楼忆行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篇,它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那个时期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社会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