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是一首描绘景物的古诗,具体来说,它可能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题州北边的路上看到一条长着老柳的小路,通过这棵老柳,作者感受到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他是盛唐诗人之一,与高适、岑参并称“盛唐三杰”。他的诗作以五言古诗见长,多表现壮阔的意境和豪放的风格。
这首诗中的“老柳”通常象征着生命力顽强和时间的流逝。古人常将柳树比作离别和别离的象征,因为柳树的生长周期很长,春天发芽,秋天落叶,象征着四季更替,也象征着人生经历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因此,“老柳树”可能在此诗中寓意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王之涣及其作品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诗歌鉴赏资料。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协助,请告诉我。